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评论首页 > 技法学院评论 > 六旬摄影师拍摄感悟 初学者切莫从风光入手的评论页面
浙江温州摄影师王曙先生在摄影教学过程中,积自己三十余年的摄影创作活动中的失败与成功之经验教训,归纳摄影创作中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先供自戒,后与摄影朋友共勉。意在少走弯路,多出作品,弘扬摄影艺术之精神。 1、 初学摄影切莫从风光入手; 2、 摄影活动的强调锲而不舍; 3、 不参加或少参加大规...查看全文>>
人手一部相机,摄影早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随着时代进步,以前的“技术”与“决窍”也许不再适用。不要轻易高攀“艺术”的高枝,真正的艺术品很少。摄影可以是纪实,也可以是随性表达,一张照片能传出美的感受,就算成功了。
4回复 2013-08-27 13:06:39发表
摄影这东西,就是想拍啥就拍啥就OK了。有的是大光比,有的是低反差,自己玩着快乐就好了。 LR调色群:199271863
0回复 2013-08-27 13:01:04发表
那个老婆婆的照片明显后期太过,旁边的暗处太大,层次不行。摄影本来就是是摄影器材的诞生才造就了摄影,器材在发展,这才是摄影基础的发展,留给人们的是艺术修养水平的提高。另外,PS是摄影发展到数码时代的必要的组成部分,PS也可以说是摄影器材的一部分。
1回复 2013-08-27 12:53:07发表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0回复 2013-08-27 12:46:18发表
我来看评论。
0回复 2013-08-27 12:32:33发表
人老了,跟不上步伐,以前的摄影技术现在数码相机完成得更好,失落感由此产生。电脑及后期以及玩数码相机得重新学习,肯定郁闷。过去的那些摄影技术和相机操作现在来说简单得不得了,有些都给相机和后期代劳了,过去的没有后期的彩色照片,简直惨不忍睹。
3回复 2013-08-27 12:23:34发表
言之有理,值得思考。
0回复 2013-08-27 12:18:03发表
又手贱上来看评论!嗯,楼下很多HDR是大师,美女长腿是大师,拍胸能变大的更大师!
0回复 2013-08-27 12:15:26发表
“大师们”总喜欢把自己的思维强塞到别人的脑袋里。
1回复 2013-08-27 12:05:19发表
老师讲的主要是说摄影师或准摄影师的,也为我们这些爱好者指明了方向,学习了,记住了
0回复 2013-08-27 11:58:21发表
说得好像很有理似的 但是看那几张照片确实又平平无奇,感觉不到大师水平。
1回复 2013-08-27 11:52:08发表
呵呵,这样的文章会得罪人的,蜂鸟肯放头条有点儿意思。个人觉得老先生洋洋洒洒几千字,但真到了展现独到见解的地方却说不出来了。比如老先生建议建议RAW格式,又不相信PHOTOSHOP是万能的说法,那您就应该具体说说RAW回来处理到什么程度算合适,是完全不处理直接压么,那又何必RAW。另外为什么照片看不了大图呀?
2回复 2013-08-27 11:41:13发表
老师讲的好好,我年纪小,不大很明白,但我会记得不信与必须
0回复 2013-08-27 11:31:58发表
凡人凡事各不相一,感觉老先生的文章就是在诉说一种理念和看法。 不可否认的时社会各行各业都会相互制约,摄影界也是大社会的一角落,摄影人也分三六九等。 内容和形式,技术手段都是为被摄主题服务的,艺术修养是个永恒的课题。
0回复 2013-08-27 11:28:37发表
这话说的中肯中听。一群人在某大师指点下在同一个时间面向同一片景物拍下数不清的照片,这就是风光摄影?同样的场景同样的光线雷同的画面,明天又换一群人在同一地点拍出同样的照片,这是创作?
各有各的理,也没有对错之分,就像即便是成名大师的作品,每个人看了都可能有不同感受,有的觉得好有的觉得平平无奇。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偶有所得,关键是态度,大师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但最终还得自成一格才能称为大师。人多的地方也好,罕至的地方也罢,只要感觉对了,找准时机,都能出作品,关键是,你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那个时机吗?还要多口说一句,现在集体拍摄味道有点不对,精品活动有待提高。
2回复2013-08-27 11:18:24发表
还有这个建议RAW格式,也许你换个品牌或镜头就会有不同的理解。!!虽然有点个人异议,但还是很支持你的说法。!!学习了,谢谢!!!
1回复 2013-08-27 11:14:31发表
欣赏学习了,说的很好。不过我对之一留有异议,不管是风光、人象、人文、新闻还是小品他们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艺术修为,虽系统拢统的学习会对单一领域的艺术有所帮助,但并不代表着学好一领域艺术须从另一领域艺术学起,我倒觉得这有时会适得其反。就如现在一说学画画就叫你从西洋的素描学起,虽然这也没错,但这并不代表不学西洋素描不成不了画家,看看我们古代的国画大师的作品,是现代西洋素描起画的国画家所能比的吗!!!还有那些所谓的中西结合的作品我觉得这就是适得其反的代表。当然这仅仅代表着我个人的观点,也许这不科学。
3回复 2013-08-27 11:10:20发表
看评论,发现好多大师。不针对某几张照片做彻底批判,老师傅的话也并不是全无道理。不朽的作品,都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思考,继而解构,再按下快门,光影很重要,但不要忘了那句著名相机广告词“感动常在”,不管你是感动了所有人,还是仅仅感动了自己,这个过程不能简单地用技术来涵盖。看得出老先生并不是反对数码摄影与后期,我们也不要揣测老先生们在后期上面的功力,有些时候事实可能会吓你一大跳。老先生的话或许讲得未必让大家都能接受,那是因为这个已经不是饥荒的中国,生活水平高了,大家有了对留住美好一刻的需求绝对无可厚非
0回复 2013-08-27 11:08:27发表
@消失释然还是一个人在练习一个人
0回复 2013-08-27 11:04:49发表来自新浪微博
这话说的中肯中听。一群人在某大师指点下在同一个时间面向同一片景物拍下数不清的照片,这就是风光摄影?同样的场景同样的光线雷同的画面,明天又换一群人在同一地点拍出同样的照片,这是创作?
(1)参团的主要目的是你可以获取别人的经验,不只是拍摄的经验,还包括当地知识的经验,单靠自己可能要花很多时间和金钱,而且还未必能拍到好片子。(2)找到与其他人不同的视角和兴趣点,在大众流行的地方拍出与众不同的片子,这是功夫。听别人的经验与盲从是两回事。
0回复2013-08-27 11:03:49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