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蜂鸟网友
说白了,过去传统胶片摄影师,很多是电脑盲,在数字化潮流面前感到无所适从。 无论胶片还是电子,本质上只是信息载体介质不同而已,数码照片一样也可以不经过加工直接冲印出来。但他的先进性,不言而喻。大家都可以方便得到的东西,不一定是低端的东西。不少传统摄影师受到数码相机时代的冲击,少了高高在上的感觉,心里自然不平衡。相反,数码化是人类的进步。数码相机发展的前景一定是量产、低价、环保、多元化、高品质化和大众化,不过光学镜头仍然要遵循光学原则,照相还必须遵循“小孔成像”原理。 照相术是西洋玩意,中国人亦步亦趋。过去的中国人,曾幼稚地认为照相会让人丢魂,现在时代发展了,但仍有人食古不化,抱残守缺。 黑白照片、暗房技术,的确很有魅力,但他空间有限,若干年后,黑白照片、银盐,很可能会成为象国画、油画一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就让一部分成为艺术家吧,艺术不足以左右科技和时代的进步。 我爱艺术,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既然成不了艺术家,就世俗化一点,顺应时代潮流吧! 摄影大师用数码机,也能拍出好作品。蹩脚的影楼,用银盐胶片拍摄,也可能出垃圾。 如果因为数码照片可以方便地进行后期修改而指责他,岂不是连暗房技术、扩印过程都应受到攻击,这些过程从本质上讲不也是对胶片的篡改吗? 惹祸的不是数码相机、数码照片,惹祸的是数字化之母——电脑、惹祸的是数字化帮凶——互联网,还是让我们回到小国寡民时代吧——惹祸的什么都不是,是人的那颗心!
0 回复 2004-01-14 17:57:14发表
说白了,过去传统胶片摄影师,很多是电脑盲,在数字化潮流面前感到无所适从。 无论胶片还是电子,本质上只是信息载体介质不同而已,数码照片一样也可以不经过加工直接冲印出来。但他的先进性,不言而喻。大家都可以方便得到的东西,不一定是低端的东西。不少传统摄影师受到数码相机时代的冲击,少了高高在上的感觉,心里自然不平衡。相反,数码化是人类的进步。数码相机发展的前景一定是量产、低价、环保、多元化、高品质化和大众化,不过光学镜头仍然要遵循光学原则,照相还必须遵循“小孔成像”原理。 照相术是西洋玩意,中国人亦步亦趋。过去的中国人,曾幼稚地认为照相会让人丢魂,现在时代发展了,但仍有人食古不化,抱残守缺。 黑白照片、暗房技术,的确很有魅力,但他空间有限,若干年后,黑白照片、银盐,很可能会成为象国画、油画一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就让一部分成为艺术家吧,艺术不足以左右科技和时代的进步。 我爱艺术,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既然成不了艺术家,就世俗化一点,顺应时代潮流吧! 摄影大师用数码机,也能拍出好作品。蹩脚的影楼,用银盐胶片拍摄,也可能出垃圾。 如果因为数码照片可以方便地进行后期修改而指责他,岂不是连暗房技术、扩印过程都应受到攻击,这些过程从本质上讲不也是对胶片的篡改吗? 惹祸的不是数码相机、数码照片,惹祸的是数字化之母——电脑、惹祸的是数字化帮凶——互联网,还是让我们回到小国寡民时代吧——惹祸的什么都不是,是人的那颗心!
0 回复 2004-01-14 17:57:14发表
说白了,过去传统胶片摄影师,很多是电脑盲,在数字化潮流面前感到无所适从。 无论胶片还是电子,本质上只是信息载体介质不同而已,数码照片一样也可以不经过加工直接冲印出来。但他的先进性,不言而喻。大家都可以方便得到的东西,不一定是低端的东西。不少传统摄影师受到数码相机时代的冲击,少了高高在上的感觉,心里自然不平衡。相反,数码化是人类的进步。数码相机发展的前景一定是量产、低价、环保、多元化、高品质化和大众化,不过光学镜头仍然要遵循光学原则,照相还必须遵循“小孔成像”原理。 照相术是西洋玩意,中国人亦步亦趋。过去的中国人,曾幼稚地认为照相会让人丢魂,现在时代发展了,但仍有人食古不化,抱残守缺。 黑白照片、暗房技术,的确很有魅力,但他空间有限,若干年后,黑白照片、银盐,很可能会成为象国画、油画一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就让一部分成为艺术家吧,艺术不足以左右科技和时代的进步。 我爱艺术,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既然成不了艺术家,就世俗化一点,顺应时代潮流吧! 摄影大师用数码机,也能拍出好作品。蹩脚的影楼,用银盐胶片拍摄,也可能出垃圾。 如果因为数码照片可以方便地进行后期修改而指责他,岂不是连暗房技术、扩印过程都应受到攻击,这些过程从本质上讲不也是对胶片的篡改吗? 惹祸的不是数码相机、数码照片,惹祸的是数字化之母——电脑、惹祸的是数字化帮凶——互联网,还是让我们回到小国寡民时代吧——惹祸的什么都不是,是人的那颗心!
0 回复 2004-01-14 17:57:14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