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蜂鸟网友
【续上篇回复】→_→毕竟尼康58/1.4目标是焦外与焦内的合理平衡,与另三者(蔡司Otus 55/1.4、索尼FE 55/1.8、适马Art 50/1.4)不同。这种发展策略见仁见智。
3 回复 2014-02-26 09:16:52 发表
传统的双高斯/Planar解决了球差就不能完美解决彗差,色散抑制住就有更大的口径蚀或其他问题…总之是按下葫芦起来瓢。所以干脆抛弃传统标头结构做个不对称结构(比如反望远)更好的抑制这些问题:徕卡Noctilux 50/0.95算是这样做的先驱,卡尔·蔡司Otus 55/1.4也采用了Distagon的不对称反望远广角结构大幅提高画质,索尼FE 55/1.8也采用了非传统结构紧随其后,适马新50/1.4的结构活脱就是Distagon所以说想超越Otus也不无可能(最起码可以很接近,然后适马相比Otus还有价格优势和AF)。热门的4支新标头中只有尼康58/1.4依旧是传统双高斯结构:毕竟58/1.4目标是焦外与焦内的合理平衡,与另三者不同。
3 回复 2014-02-26 09:14:40 发表
还有个消色差的问题很大
0 回复 2014-03-09 15:17:19发表
这个档次的镜头,超过CN原厂的普通50/1.4也太没追求了吧,怎么也得超过N的新58/1.4或C的50/1.2吧。。
人家的目标根本就不是佳能和泥坑好不好,剑指蔡司呢
0 回复 2014-02-27 22:22:09发表
现在有调焦器跑焦完全忽略,而且还能升级固件,主要还是价格和成像质量,色彩
0 回复 2014-02-27 12:45:42发表
4000块 可以接受
0 回复 2014-02-26 10:43:16发表
一个是价格,一个是跑焦!
1 回复 2014-02-26 10:41:17发表
【续上篇回复】→_→毕竟尼康58/1.4目标是焦外与焦内的合理平衡,与另三者(蔡司Otus 55/1.4、索尼FE 55/1.8、适马Art 50/1.4)不同。这种发展策略见仁见智。
3 回复 2014-02-26 09:16:52 发表
传统的双高斯/Planar解决了球差就不能完美解决彗差,色散抑制住就有更大的口径蚀或其他问题…总之是按下葫芦起来瓢。所以干脆抛弃传统标头结构做个不对称结构(比如反望远)更好的抑制这些问题:徕卡Noctilux 50/0.95算是这样做的先驱,卡尔·蔡司Otus 55/1.4也采用了Distagon的不对称反望远广角结构大幅提高画质,索尼FE 55/1.8也采用了非传统结构紧随其后,适马新50/1.4的结构活脱就是Distagon所以说想超越Otus也不无可能(最起码可以很接近,然后适马相比Otus还有价格优势和AF)。热门的4支新标头中只有尼康58/1.4依旧是传统双高斯结构:毕竟58/1.4目标是焦外与焦内的合理平衡,与另三者不同。
3 回复 2014-02-26 09:14:40 发表